江苏监管局:聚焦“三个精准” 打好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 政策全生命周期评价“组合拳”
为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财政部组织开展了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全生命周期评价。江苏监管局聚焦“三个精准”,周密部署,聚焦重点,强化调研,高效完成评价工作任务。
一、精准聚焦主题主线,明确评价方向。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突出高位推动。梳理分析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设计、实施、成效等相关资料,拟定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全生命周期评价工作方案,成立以分管局领导为组长的评价工作组,明确职责分工,抓好全面部署,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二是深化业务学习,夯实评价基础。组织评价人员深入学习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政策,积极参加财政部组织的视频培训,系统了解评价背景、主要内容、指标体系和关注重点,提升评价人员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提高评价工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三是细化指标分工,提高评价效率。根据评价体系具体分配评价指标,并定期开展集中讨论,既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又协同配合、相互印证,切实提高评价工作效率。
二、精准聚焦关键环节,确保评价质量。一是科学合理选点。充分收集评价所需的基本资料和数据,梳理2021-2023年全省各区县获取的中央财政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从农田项目面积、补助方式、建设类型等因素综合考虑,选取两个产量大县24个项目开展现场评价。二是丰富评价方式。综合运用现场座谈、实地调研、资料核实及问卷调查等方法,全面了解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的宣传普及、资金发放、监督管理等方面的情况,为精准评价、完善政策提供重要支撑。三是注重数据分析。现场评价组通过表格数据匹配筛选功能,对收集到的开工竣工时间、验收方式、管护情况等信息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找出政策执行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点,精准识别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为后续的政策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三、精准聚焦调研整改,提升评价成效。一是加强督促整改。评价过程中与省级财政、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积极沟通交流,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并推动联合制定整改措施。评价结束后加强对整改情况的跟踪和督查,确保整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政策得到有效执行,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二是加强政策调研。围绕项目前期规划与设计、项目实施与管理、项目移交与养护以及项目建成效益等重点方面进行深入调研,区分政府相关部门、农田建设主体和农田种植主体发放175份调查问卷,覆盖5个设区市11个县区,深入分析调查政策实施效应。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