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监管局:系统推进“青蓝工程” 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锻炼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近年来,江苏监管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年轻干部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部党组关于切实抓好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突出政治引领,着眼财政监管事业发展和干部队伍实际,系统深入实施“青蓝工程”,建立健全年轻干部教育培养长效机制,努力把年轻干部培养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为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突出政治引领,把牢年轻干部思想“定盘星”
当前,财政监管事业处于爬坡过坎关键时期,对监管局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越是关键时期,越是需要清醒的头脑和政治定力,局党组有针对性加强年轻干部政治理论学习。一是强化“财”自觉服从服务于“政”的意识。坚持把党的政治要求贯穿“青蓝工程”始终,组织“青蓝沙龙”“思享汇”等系列活动,年轻干部畅谈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坚定为财政监管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心决心,牢固树立走好践行“两个维护”第一方阵的自觉性。二是增强宗旨意识。牢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走好群众路线,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南京市秦淮区、泗洪县雪五村等深化结对共建,调研了解老城区更新改造、农村养老等民生实际情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筑牢作风“防火墙”。精制年轻干部党性教育“小锅菜”,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专题授课,加强警示教育,引导年轻干部常怀敬畏之心,切实提高思想觉悟,筑牢纪法防线。发挥纪检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对关键岗位、重要环节的年轻干部经常性开展“政治体检”,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廉政提醒,营造严管厚爱的良好氛围。
二、着眼事业发展,打造年轻干部培养“梦工厂”
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筹划组织实施“青蓝工程”,从“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四个维度,把“青蓝工程”打造成为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梦工厂”。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局党组研究制定“青蓝工程”实施方案,提出明确要求,定期听取进展情况汇报,动员全局45岁以下干部踊跃参与,紧盯“建设一支党性强、站位高、业务精,薪火相传的干部队伍”目标,为青年干部培养制定“时间表”、擘画“路线图”;局机关党委成立青年工作小组,负责“青蓝工程”的具体组织实施,将局党组关于年轻干部培养的工作要求,贯穿到相关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二是创新活动载体。设立“青蓝开讲”“青蓝沙龙”2个定期活动平台,在加强年轻干部之间交流互动的基础上,不定期邀请部机关领导、外部专家、局领导、处室负责人等为年轻干部专题开讲。选择11位能力素质过硬的老同志与年轻干部结成“青蓝组合”,采取帮带互助的方式,锻炼提高年轻干部谋划工作、研究问题、推动落实等方面的能力。三是强化宣传激励。开办《青蓝》简报,搭建展示年轻干部风采和“青蓝工程”成果的媒介平台;通过《中国财经报》、财政青年公众号、局门户网站等加强相关活动宣传报道;组织评选“青蓝之星”,将评选结果作为评先评优、提拔晋升的重要参考,营造激励年轻干部干事创业、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
三、聚焦管用长效,激发年轻干部成长“新动能”
局党组狠抓责任落实、鼓励探索创新,力求通过“吸睛”的形式、“解渴”的内容,使“青蓝工程”对年轻干部产生持久粘性,不断为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注入“新活力”,激发“新动能”。一是抓好机制落实。提前排定日程表,定期组织开展相关活动。自“青蓝工程”启动以来,已先后以“数字财政”“财政发展史”“聚焦高质量发展”“数字人民币”等为主题举办“青蓝开讲”“青蓝沙龙”40余场,评选“青蓝之星”3人、“青蓝工程先进个人”5人,编写《青蓝》简报20余期。与此同时,年轻干部定期向“青蓝导师”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双向激励”作用得到充分显现,比学赶帮超的氛围蔚然成风。二是突出全员锻炼和实践锤炼。每名同志至少参与一次“青蓝开讲”,每次活动成立一个筹备小组,指定一名年轻干部牵头,对活动策划、组织实施、总结宣传等全过程各环节负责,确保每名同志都有任务、有锻炼、有收获、有提高。局党组坚持将年轻干部培养锻炼纳入局各项重点工作通盘考虑,由年轻干部牵头组织开展年度重点研究课题,财会监督专项行动等放手年轻干部带队。三是深化进出结合。选派多名优秀青年干部参加部、省各类专题培训学习,帮助青年干部快速成长;加强与部省机关、中央驻苏单位和基层财政部门的交流联动,联合开展青年学习论坛、环保公益志愿服务等,帮助年轻干部拓宽“接触面”,扩大“朋友圈”;选派青年骨干积极参加财政青年“三走四同”接地气实践活动,增加财政青年间交流,共同激发奋进动力。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