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江苏监管局

当前位置:首页>调查研究

江苏监管局:“三个强化”筑牢保密防线 
护航财政监管事业高质量发展

  保密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江苏监管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持续深化对保密工作的思想认识,认真落实安全保密工作要求,积极构建全方位覆盖、全流程管理的保密工作格局,为财政监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强化思想认识健全责任体系 

  坚持把保密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工作抓紧抓实一是深化思想认识局党组高度重视保密工作,将保密教育作为政治建设的必修课,纳入局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深刻领会“保密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命线”的重要内涵把做好保密工作作为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举措,切实增强做好保密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保密工作责任制,根据岗位调整,及时调整局保密委员会成员,将保密工作纳入月度办公会重要议题,定期听取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督导推动工作落实。面对日益严峻复杂的网络安全形势,成立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网络安全防范三是强化制度建设。坚持把内控制度和规程建设作为加强保密风险防范的有力抓手,“用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定期梳理保密管理的薄弱环节和泄密风险,常态化开展保密自查和隐患排查,及时签订保密责任书,持续完善内控制度,优化应急预案,强化责任落实,精准防范风险,推动保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二、强化动态管控,织密防护网络 

  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协同推进,多措并举夯实保密安全基础。一是强化源头管理建立完善保密审查制度,在财政数据采集、文件报告起草等源头环节,对涉密内容严格把关、严控知悉范围,对内部资料、敏感信息等严格限定使用范围,及时回收相关资料。对拟公开信息采取“先审查、后公开”“谁公开、谁负责”,处理保密与公开的关系。二是严过程管理。规范涉密文件和信息流转,严格落实登记、签收、传递、借阅、审批等各项制度要求,涉密文件做到清退齐全、传阅及时、归档安全。加强网络行为管理,明确纪律要求,严禁使用网络聊天工具、邮箱、云盘以及图文识别软件处理、存储、传输内部工作文件和涉密敏感信息。三是加强终端管理对涉密计算机、打印机、光盘等设备实行“户籍化”管理,精准定密、合理授权,移动存储介质专人专用、定期清查、集中销毁,禁止非涉密设备与涉密设备交叉使用,同时,做好全流程登记管理,着重规范借用、销毁、维修、回收等环节,实现过程可追溯。 

  三、强化能力提升,筑牢保密防线 

  坚持技管并重,加强保密宣教,增强保密意识提升保密能力,筑牢保密防线。是强化宣传教育。坚持把保密教育纳入干部年度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定期组织开展保密法律法规学习,及时通报有关失泄密案例。开展保密宣传教育月活动,坚持线上教育与线下培训相结合,统一参加网络安全培训,张贴宣传海报和安全提示,赴江苏省保密教育实训平台开展沉浸式保密知识实训和警示教育,营造全员参与保密工作的浓厚氛围。二是强化制度执行。坚持将保密贯穿于工作始终,建立“日常检查+专项检查+随机抽查”相结合的监督检查机制日常检查由各业务处室每月自行开展,重点检查保密制度执行情况、涉密文件管理、设备使用等方面;每半年组织一次专项检查,对全局保密工作进行全面“体检”;不定期开展随机抽查,确保管好重要“门”、重要“文”和重要“人”,对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并督促整改落实三是强化硬件支撑。持续加大对保密设施设备建设投入,对保密要害部位进行升级改造,及时更换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为内网计算机配备保密专用检查工具,对内外网实行物理隔离,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提升防护能力。建立与相关主管部门的常态联动机制,定期开展网络安全风险治理专项行动,强化网络运行安全评估与动态监测,确保防范措施落实到位。 

附件下载: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