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江苏监管局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党的建设专栏>廉政建设

清风 | 腹有诗书气自华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赵林
苏轼离开凤翔赴任汴京,途经长安与董传话别时,曾写下《和董传留别》一诗:“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意在赞扬贫穷书生董传的才学和品格,同情他应举落第的不幸境遇,并对他寄予深切期望。其中“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广为传诵、脍炙人口。究其原因,就在于它生动地揭示了读书与修养的关系,读书不仅可以提升人的形象气质,而且能够丰盈人的精神世界。
读书,被誉为“生命的美容”。一个人的容貌是天生的,本来很难改变,但是浸润书香久了,就会由内而外自然而然散发出高雅、脱俗的气质。汉代韩婴所著《韩诗外传》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闵子骞因敬佩孔子的学问,前去拜孔子为师。刚去时,他的脸色干枯蜡黄,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变得红润有光泽。孔子问其缘由,闵子骞说:拜老师之前,看到达官贵人锦衣玉食、宝马香车,而自己却生活清苦,心里很不是滋味。现在,受了老师的教化,懂得的道理多了,那些华丽的东西再也不能打动我的心了。与苏轼同为好友的黄庭坚也曾说过同样的道理:“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清代学者梁章钜在《退庵随笔·政事》中谈道:“果能读书,沉浸酝酿而有书气,更集义以充之,便是浩然之气。人无书气,即为粗俗气、市井气,而不可列于士大夫之林。”如此种种,不胜枚举,讲的都是读书可以改变人的精神状态、提升人的气质。
读书对于调节人的情志、疗愈人的心灵也大有裨益。《汉书》记载,宣帝时太子刘奭身体欠安,“苦忽忽善忘,不乐”,于是汉宣帝“诏使褒等皆之太子宫虞侍太子,朝夕诵读奇文及所自造作。疾平复,乃归。”南宋诗人陆游有诗为证:“儿扶一老候溪边,来告头风久未痊。不用更求芎芷辈,吾诗读罢自醒然。”苏联作家高尔基也说:“书籍像童话里那些奇异的鸟儿一样,歌颂生活的丰富多彩,歌颂人们追求善和美时的大胆和勇敢。我愈是读得多,心里愈是充满了健康和振奋的情绪。我变得更沉着,更有信心,工作得更有条理,对于生活中的屈辱就更不介意了。”聚精会神,吟读华章,于无形之中可以有效解除烦恼、缓解焦虑、愉悦身心。
读书是人的精神食粮,能滋养浩然之气。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多读一点书,尤为必要。习近平总书记告诫领导干部,“即便有了一点空闲时间,陪伴家人、尽享亲情,清茶一杯、手捧一卷,操持雅好、神游物外,强身健体、锤炼意志,这样的安排才有品位。领导干部自觉追求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久久为功,庸俗的东西就近不了身。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现实生活中大量案例表明,领导干部如果长期不注意学习,思想就容易庸俗化。从这个意义上说,读书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领导干部坚持每日读书、多读好书,文化的根基筑得越牢,思想觉悟、精神境界就越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就会拧得越紧。

附件下载: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20日